Quantcast
Channel: 阿明藏博客宁玛伏藏大圆满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29

入睡与死亡类似/噶千仁波切

$
0
0

入睡与死亡类似。

 

在熟睡与作梦的状态中,有两种光明会显现,一种是作梦时的“浅层光明”,一种是熟睡时的“深层光明”(沉睡光明)。

 

首先必须要让自己一整天都串习觉性,并减少日间(醒时)对显相为实的耽着,如此将能视它们为梦境。于此之后,也能认出梦境本身的如幻自性。一般人认为梦境不实而日间的显相为实,不过,对于在死后于中阴觉醒的众生来说,打从呱呱落地直到双眼合上的那一天,这一辈子都有如梦境,前世的种种都像是昨晚的梦境。对我们来说,现在的显相看似为真,但是在梦中,梦境的展现也看似真实。每天晚上的睡眠,都经历有如中阴的体验。

 

入睡与死亡是一样的,所以入睡时“浅层光明”会先显现。作梦的时候,心中的印记被激活而显现为梦境的样子,认出自己正处于梦境状态,称为“细微光明”,也就是对于光明的明性觉受,“那洛六法”也有相同的修持。在认出“梦之为梦”之后,梦中将可从事各种作为,譬如让事物倍增或减少,或者游历不同的净土等等。

 

当梦境终了,人会落入深沉的睡眠状态,这与临终类似。死亡的时候,白明点下降且红明点上升,两者相会于心间。在这个过程中会次第出现白、红、黑三相。“白相”出现时,所有与嗔怒相关的心所消融;“红相”出现时,所有与贪爱相关的心所消融;“黑相”出现时,所有与愚痴相关的心所消融。一般人会在黑相出现的时刻陷入昏迷,但是有经验的行者则会有不同的体验:“基光明将会现起,犹如虚空,远离三种扰动的缘。”

 

若于日间保持正念的修持,于一般人会陷入昏迷的黑相出现时,行者将可触及赤裸的自心本性并认出它。如果没做修持,不仅不会认出,还会陷入昏迷。因此,若能对正念加以串习,此刻将不会陷入昏迷,而能体验到明性和光明。

 

虚空有三个样态:无日、无月、无云。唯独虚空的时候,如同日出之前清朗的早晨天空,这是陷入昏迷之前自心本性安住的样子,乃为心性基光明。一生所修持和认出的光明,称为“道光明”。“基光明”与“道光明”的本质相同,也就是说只有一种光明。若能毫无耽着,于死后触及自性的那一刻,便能与此光明相融,因而在中阴的第一阶段于法身获得证悟。

 

从睡梦中醒来的那一刻,应该要想起见地、自心本性,立即让自心进入禅修,绝不允许任何其他的念头来干扰。若能依此修持,将能在中阴的第一阶段获得证悟。堪布门色仁波切的确是这么说的,他表示在睡醒的当下,应该马上安住于自心本性的状态,不让任何念头打断,如此则会在中阴的第一阶段获得证悟。

 

若于死后认出这个自性且持续安住其中,将永远不会再度迷乱。无论在早晨醒来或死亡之后,若无法认出自性,就会出现“我发生什么事了”或“我睡着了”等念头,这表示你已然再次开始执取。由于我执再次出现,便将继续多生多世流转轮回。落入轮回或证得解脱,只在刹那之间。上升或下降的关键就在于能否瞬间认出。死亡之际,认出自性即可解脱,不识自性则继续流转,并会依据六种烦恼何者最为强烈,而投生于轮回六道之中,毫无自由可言。

 

目前我们身为人类,直到死亡为止,临终的那一刻是关键,为时甚短但意义重大。现在我们要如何认出自性并加以修持呢?只要你还活着,每天入睡都是个小小的死亡过程,因此应该要持守正念而入睡。文本说道:“能加以认持者,便是‘瑜伽士’;若不能识得,则会成为无明、阿赖耶或者无记。”

 

认出自性,死后即可获得证悟。但若于睡梦醒来时想着“我睡着了”且开始想东想西,出现一连串的念头,最终或许还能想到修持,但那时心中却早已云盖雾遮了。生起的念头越多,心所受到的遮蔽就越多。就如《普贤王如来愿文》中所说,有一种遍计所执的无明,是对于自他的执取。这篇愿文真的非常重要,它解释了大圆满的所有意涵。

 

——由阿明摘引自《噶千仁波切大圆满顿悟法—椎击三要》,题目为摘引所加。
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博主“阿明”微信为“aming-cc”,请加注明“佛子”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相关博文:

最典型的常人死亡历程经验实录/东珠仁波切

伏藏大师留给自己的临终心性引导窍诀

临终中阴母子光明相会修持的开示/创古仁波切

“本觉”像是一个天生的秘密/措尼仁波切

死亡是法界最好的祝福/阿念仁波切

死后超度只靠上师就够了?(上)/阿明

死后超度只靠上师就够了?(下)/阿明

中阴教法是如何判定死亡的?/创古仁波切

中阴教授/波卡仁波切

三种佛法行者所面对的不同中阴/创古仁波切

生前练习禅修对中阴解脱非常重要/创古仁波切

六种中阴简介/堪布德钦多杰

中阴寂怒百尊的显相不会“入乡随俗”/创古仁波切

佛性与中阴境界/三世蒋贡仁波切

为死亡做准备:将「中阴教授」有效实修于此生/创古仁波切

法身颇瓦:认知临终心地光明并安住其中/慈囊仁波切

轮回就像你不知道在做梦时的梦/竹清嘉措仁波切

与道友关于“自我”及“梦境”的Q聊记录/阿明



 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29

Trending Artic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