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生:我觉得除非从事闭关,我将无法在佛法上有所成就。但是就我的情况而言,我无法无间断地闭关。在领受了如此甚深的教导之后,我感到痛惜遗憾。我应该怎么办?
仁波切:事实上,感到挫折是好的,下一步是针对这种感受采取行动。如果你没有感到懊悔或失落,便将永远不会闭关修行。我们听闻过去伟大的大师们修行的经过,他们建议弟子们去做“山间的孩子”,把野鹿当作友伴。如果你想要以这些大师为效仿的对象,就要这么做。
另一方面,我们似乎无法真正地这么做,因为在生活之中,我们有修行的问题与障碍。因此,你应该采取折中的方法。例如,每年闭关六个月,出关六个月;或者每三个月从事一次闭关。随着你越来越进一步的修持,它变得越来越不困难。你也可以从事两个月密集的修行,然后出关工作赚钱,再闭关修行,这或许比较实际可行。
尤其,如果你已经有了家庭,以及在金钱上和情感上仰赖你的人,这么做就不是那么容易。如果你抛弃他们,他们会感到难过悲伤,如果你处于这种状况,就无法永远离开他们。尽管如此,闭关仍然不是不可能的。如我所建议的,你可以从事两个月的闭关。
为什么过去一切诸佛和大师都鼓励修行者去偏僻的地方独自修行,这是有原因的。这单纯只是因为在这样的地方,令人散乱的事物较少。在平凡的生活中,我们非常轻易地陷入各种的事务和工作之中,而消耗自己的注意力,使我们无法在三摩地上有任何真正的进展。藉由停留在安静的处所,令人散乱的事物就已经断除了一半。所以,一切诸佛都说:“留在山间僻静处,或丛林之中。”
佛陀本身以他的生命为例,抛弃他的王国、宫殿和一切的奢华,为未来的修行者显示了一条道路。佛陀不带执著地抛下这一切,仿佛它们是一团唾沫。一旦把口水吐了出来,口水躺在尘土上之后,我们就永远不会要试着把那团口水收回来了,对不对?那是佛陀给予修行者的传统范例,如果那不是仿效的范例,佛陀就不会那么做。
老实说,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之内,一个凡俗之人很难有一刹那的时间真正住于非造作的本然状态之中,这正是相反于佛法修行的习惯,我们需要去培养三摩地的习惯。在刚开始,它似乎非常困难,除非我们放弃平常的工作,并且和这些工作保持距离,否则将没有机会去改变根深蒂固的心的负面习惯。
学生:我们应该如何建立一个“立断”法的闭关?我们如何把一天区分为数座,并且建立出某种架构?
仁波切:你们需要去学习禅修闭关的原则,它不同于仪轨闭关,在禅修闭关期间,修行者常常坐在外面。修行者应该把闭关保持适中的状态,不要太过艰困或严苛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一次禅坐的时间可以上达三个小时----大约在这个时间范围之内,大多数的人无法从黎明静坐至黄昏,他们需要休息上厕所和用餐,也需要放松。如果你把一个闭关设定为从早晨到傍晚不间断地静坐,大多数的人会受不了而放弃那种修行,它将不会是成功的闭关。
佛陀曾经说,修持的外在形式应该因时、因地,换句话说,它应该适合当地人。
即使修行者可能希望开始闭关,但不是每个人都已经完全了解心性,并且“奠定了本然状态”。如果上师不在那里指点你,那么你应该已经先领受了教导,如此即使在没有其他老师的情况下,你也可以做自己的老师。如果没有其他人引导你,你应该回想上师的教导。
此外,你要研读禅修手册,要去发现教法如何符合自己的觉受,直到对本觉有完全清晰的了解为止。检视自己的觉受,直到发现它完全离于任何主体与客体的执着为止,这是你从内在成为自己的指引的方式。在某个时候,你应该达到确定性的无疑境界,即使预见一百个班智达都说你错了,你仍然心无疑虑,没有人可以从外在给予你那种确定性的无疑。
——由阿明转载自网络,原发不详,题目为转引所加。
博主微信二维码:
相关博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