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时我们把眼镜放在口袋中或头上,稍后却问道:『我的眼镜在哪里?』这种情形相当普遍。我们到处找,却找不到我们的眼镜。这就是为何我们需要上师的原因,上师会告诉我们:『你的眼镜在这里。』这就是大手印和大圆满的上师所做的事——就只是指出来;而他们所指出的东西,是你早就拥有的,并不是他们给你的。他们并不是给你新眼镜,他们也没办法给你新眼镜,但他们可以为你指出在哪里可以找到你的眼镜。
从根本上师处接受直指教诀时,我们被直接、无遮地引介了心性的实相。假如我们已准备好接受这些教诀,这些教诀就会非常有用。准备工作包括了三种般若的修学:如同前述,这些修学包括了研读、学习修道的佛学知见、思惟这些知见以便将之融入自己的了解中,接着,在修的阶段修习前行和正行两者。
所谓『直指』,近似于天空乌云密布时,指着天空对某人说道:『晴空就在那儿。』这个人会抬头看并说道:『在哪儿?』你可能会说:『就在那里——乌云后面。』你为之指出晴空的那个人,一开始可能看不到,但是,即使仅有一线晴空乍显,你就可以说:『你看,晴空就像那样。』于是这个人就得到了直接的体验,他或她在经验上知道在那儿是有晴空的,当云朵消散时,就会完全展露于眼前。
同样地,如果你已经透过闻、思而开展出对甚深见的了解,并且透过止禅而有了某种程度的禅定功夫,那一瞬间,祥和与清明的禅境体验就好比对心性的一瞥。犹如看到一线晴空而认出湛蓝晴空的人一般,当上师为你指出心性时,你也认出了心性。你会这么说:『这就是自心本性。』当你能自在地安住时,每一件事就会变得像是那一瞬间的瞥视,犹如乌云消散后,就是一览无遗的晴空湛蓝。因此,为了让这个直指产生真正的效用,典籍上提到,我们需要开展出稳定的止禅能力,以便打好根基。
——由阿明摘录自竹庆本乐仁波切所著《离死之心》,题目为摘录所加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