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地的佛性论以及禅宗的观点,常用流传在汉地的《圆觉经》、《楞严经》及《大乘起信论》作依据,今就这些经论的特点略作介绍与评析:
(1)以开显佛性、真心、圆觉心、自性清净心、如来藏,作为修行的核心:
《楞严经》卷一说(T19,106c):一切众生,从无始来生死相续,皆由不知常住真心,性净明体,用诸妄想,此想不真,故有轮转。
又说(T19,131b):顶礼如来藏,无漏不思议,愿加被未来,于此门无惑。
《圆觉经》说(T17,p913b):一切如来,本起因地,皆依圆照清净觉相,永断无明,方成佛道。
《起信论》说(T32,p577c):是心从本已来,自性清净,而有无明,为无明所染,有其染心而常恒不变。
(2)无明依于佛性而有生灭相,但佛性则始终如如不动:
《圆觉经》说(T17,p914a):一切诸众生,无始幻无明,皆从诸如来,圆觉心建立,犹如虚空花,依空而有相,空花若复灭,虚空本不动。
《楞严经》卷六说(T19,p114a):一切浮尘诸幻化相,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,幻妄称相,其性真为妙觉明体。
《起信论》说(T32,p578a):唯风灭故,动相随灭,非是水灭,无明亦尔,…..唯痴灭故,心相随灭,非心智灭。
以上两点提出佛性论的核心观点:众生一方面有常住真心、圆觉心、自性清净心、如来藏,此永久存在;一方面有无明,此可灭除。然而这常住真心是色法?心法?有为法?无为法?合理的说法是:这常住真心是指当下「清楚明白」的心,这种清楚而明白的认知功能,时时都存在着,虽是有为法,由于延续不断而假名为「无为法」,犹如佛智虽是有为法而假名为「常」。
(3)无明来自妄执以及不了知佛性:
《圆觉经》说(T17,p913b):一切众生,从无始来,种种颠倒,犹如迷人四方易处,妄认四大为自身相,六尘缘影为自心相,譬如病目,见空中花及第二月。善男子!空实无花,病者妄执。由妄执故,非唯惑此虚空自性,亦复迷彼实花生处。由此妄有轮转生死,故名无明。
《楞严经》卷一说(T19,p108c):皆由不知二种根本,错乱修习,犹如煮沙欲成嘉馔,纵经尘劫,终不能得。云何二种?阿难!一者无始生死根本,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;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,则汝今者识精元明,能生诸缘,缘所遗者。由诸众生遗此本明,虽终日行而不自觉,枉入诸趣。
《起信论》也说(T32,p578a):不了真如法故,不觉念起现妄境界,以有妄境界染法缘故,即熏习妄心,令其念着,造种种业,受于一切身心等苦。
一切众生,从无始来不了真如法──不知掌握自己当下这颗「清楚明白」的心,反而往外追逐境界,因而流转生死。站在佛性论的立场来看,不了知自性清净心就不能成佛,因此说:「不识本心,学法无益」。
(4)众生虽有佛性,但必须靠善知识作外缘指引才能去除无明以成佛:
《圆觉经》说(T17,p920b):当求一切正知见人:心不住相、不着声闻缘觉境界,虽现尘劳心恒清净….彼善知识所证妙法,应离四病(作、任、止、灭)….离四病者,则知清净….末世众生,欲修行者,应当尽命供养善友、事善知识。
《起信论》说(T32,p578c):如木中火性,是火正因。若无人知,不假方便,能自烧木,无有是处。众生亦尔,虽有正因熏习之力,若不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,以之为缘,能自断烦恼入涅槃者,则无是处。
(5)去除无明障碍要有种种方便,并避免歧途:
《圆觉经》以「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命相」为心理上的颠倒见解,必须避免,并以正面的「奢摩他、三摩钵提、禅那」三种法门为悟入实相的方法。
《起信论》一方面指出「一切邪执、皆依我见」,一方面指出「以垢无量,遍一切法故,修一切善行,以为对治」,所以要修五门:施门、戒门、忍门、进门及止观门。
《楞严经》卷八更详细述依次修习干慧地、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四加行、十地、等觉的修行次第;卷九指出「修奢摩他、毗婆舍那微细魔事」与五阴密切相关。
(6)站在佛性的立场来看,生死与解脱、善与恶等,皆如幻如化:
《圆觉经》说:一切如来妙圆觉心,本无菩提及与涅槃,亦无成佛与不成佛,无妄轮回及非轮回。(T17,p0915c)
凡夫及诸佛,同为空花相。(T17,p916a)
一切障碍,即究竟觉。得念失念,无非解脱。成法破法,皆名涅槃。智慧愚痴,通为般若。(T17,p917b)
为何无菩提及涅槃?无成佛与不成佛?无妄轮回及非轮回?合理的看法是:众生无我,因而无轮回者、无涅槃者。这是由胜义谛直接掌握佛法的要点。得念、失念、智慧、愚痴皆自性空,这些皆非真实存在,同为空花相,若能真正体证,便得到解脱,证得涅槃与般若。
(7)《大乘起信论》中的一个独特说法:
a以依真如法故,有于无明。以有无明染法因故,即熏习真如,以熏习故,则有妄心。(T32,p578a)
b以有真如法故,能熏习无明。以熏习因缘力故,则令妄心厌生死苦,乐求涅槃。以此妄心有厌求因缘故,即熏习真如。(T32,p578b)
此说法不同于其他佛性论的见解。一般将此处的「真如」,认定是永恒不变的无为法,是不能具有「能熏」、「所熏」的性质,其本身不能增减,而成一难题。如何化解这一难题呢?若将此处的「真如」,解说为「假名为常」之「真心」,则成为「有为法」,可以具有「能熏」、「所熏」的性质,如此可化解这一难题。如果坚持此处的「真如」是指法界,是无为法,那么如何化解这一难题呢?今若配合此论所说的「不了知真如法故,不觉念起现妄境界」,可重新理解此处所说的「真如」一词是「了知或不了知真如法」之省语,因此,上述二句是说:
a由于不了知真如法,因而有无明。由于有无明烦恼之因,更熏习不了知真如,辗转熏习下,乃有妄心。
b经由外缘教导,了知真如,因而能熏习无明(使无明渐减)。此熏习因缘之力,令妄心厌生死之苦,乐求涅槃(去现证真如);由于此妄心有厌生死求涅槃之因缘力,进而更熏习了知真如。
由于「了知真如法」是「有为法」,故可以增减,具有熏习的功能。「了知真如法」与「无明」是相反的二种心理,依此就可以化解这一难题,若将此处的真如法,特指心的空性,那就更合理了。
(8)在《究竟一乘宝性论》中也提及凡夫、声闻独觉、菩萨及佛对真如佛性的了知以及无明客尘的去除,依次由浅而深。
至于「真如缘起」的说法,我们也要重新理解为:真如是指心的空性。众生由于不了知真如而有无明,形成生死轮回,此为流转门;反之,经由了知真如,消除无明,开显佛性,解脱生死,此为还灭门。并不是由真如本身生出轮回及涅槃诸法;真如本身如如不动,犹如虚空,不生不灭,轮回、涅槃则犹如虚空华。
(9)依据汉地的佛性论,真如主要是指自性清净心,是指当下「清楚明白」的心,这种时时清楚而明白的认知功能,假名为「无为法」,其目的不外是要众生时时观察自身本具的这颗真心。如果强调此真心为合乎定义的无为法,是如如不动,犹如虚空,我们就要将此真心解释为「心的空性」,否则会落入「能熏」、「所熏」的困境中。
(10)由于众生心中有「无明」这一客尘的存在,因此佛性论者的修行重点,不在于额外获得什么,而是在于如何彻底去除客尘!而这客尘是什么?主要就是指「不了知真如」。但要如何了知呢?就要靠善知识作外缘指导。体认真如,去除无明后,无明便不再生起,因为「正确的认知」便是「无明的对治」,犹如「有效的药」是「所治之病的克星」。
——摘引自林崇安的《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》,题目为摘引所加。
相关博文:
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: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!!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