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噶举传承中,“平常识”和保任“平常识”是很重要的。因此,此处很精细地说明了指引“平常识”的方式,和保任的方法。所谓的“平常识”是指没有修整的识或心,因为它没有修整,超越修整,从修整中解脱,超越了自己的心性。平常识是超越修整、无有修整的心,是自己认识自己的心。如果精细地去研究,就得要承认“自觉”,如果不承认“自觉”,根本就无从研究起了。
所以,不承认“自觉”的体系,就没有“指引心性”。因为,如果没有向内的自觉,一切都是向外的心,那么前一刹那的心识止灭,下一刹那的心识生起,心就无法去看着心。有些应成派的学者说,由于心无体性,因为没有“指引心性”。而承认“自觉”的体系,所指引的超越能悟和所悟、能体验和所体验的自体验。这个自体验,又分为心识的自体验与本智的自体验,这个自觉分为心识的自觉与本智的自觉。但是这个本智的自觉,又不是心识的自觉之外的其他东西,如果是其他的东西,本智的自觉和心识的自觉会变成没有关系的事物。
简言之,如果精细去研究的话,所指引的平常识也就是自觉。此外,虽然分为心识的自觉和本智的自觉,但本智的自觉并非心识的自觉之外的事物,如果是心识的自觉之外的其他事物,那么这两者就会变成没有关系。如果有人说:“心识的自觉和本智的自觉之间的差异,就像地与天的差别一样。”这么说当然也可以,但只是这么说说,是没什么意义的。第三世噶玛巴让炯多杰在《了义大手印祈愿文》中说:“平常识离取舍无所得。”这是说平常识超越取舍,超越破立。
在瑜伽主密勒日巴的道歌《了义消融法二十七喻》中说:
自觉自明自解脱,此三皆由心性生,亦皆消融心性中。
这个心性或本来性就是不造作,就是平常识。这些都在解释平常识,平常识是如何,修持的时候应该怎么做等等,这些解说非常精细。在这一段中,平常识是最重要的。
——由阿明摘录竹清嘉措仁波切的《大手印指导教本:“明现本来性”释论》,题目为转引所加。
博主微信二维码:
相关博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