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明:在佛法中“无我”是个很重要的概念,其又分为“人无我”和“法无我”。世人一直坚信有一个恒久、不变、自主的“自我”,但深入推究起来,却总是跳来跳去,比如一个女人前半句刚说“你伤害了我(情感)”,后半句又说“你别碰我(身体)”。一句话之间,女人的“我”就跳了两次……本帖所引文中作者提出“群我”的概念,可以供佛子体会佛教的“人无我”参考,但需要注意作者所属宗见并非佛教,因此仅可参考之用。
阿明 2014-12-16
正文:
人是一部机器,而且是部非常奇特的机器。如果在适当的条件下,对人这部机器给予适当的处理,他就能够知道自己是一部机器。如果他能够彻底地意识到这一点,或许就能够找到停止当机器的办法。
人首先必须了解的是:他不是统一的,而是四分五裂的。他并没有一个恒久不变的“我”或自我。他无时不刻地在变化着。一会儿是这样一个人,过一会儿就变成另外一个人,再过一会儿又变成第三个人,几乎没完没了。
人之所以会有对自身统一性或一体性的错觉,
一是由于他感觉到自己只有一个躯体;
二是由于他的名字,在通常状况下人会一直用同一个名字;
三是由于他那些通过接受教育或模仿而被植入的机械性习惯。
人总是有同样的身体感觉,总是听到别人用同样的名字来称呼自己,并且注意到自己的习惯和爱好也总是和以前一模一样,于是他就以为自己始终是同一个人。
事实上人不具有一体性、没有统一的控制中心,也没有一个恒久不变的“我”或自我。
下图显示了人的概貌:
任何的念头、感受、感觉、欲望、喜好和憎恶,都分别是一个“我”。这些“我”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的关联与协作。哪一个“我”会出现取决于外界状况的变化和所接收到印象的变化。
有些“我”机械地跟随着另一些“我”;有些则经常和其他的“我”一起出现。但是,在这种相继或相伴出现的关系中,既没有次序也没有系统性可言。有一些特定的“我”群会自然而然地互相关联在一起。我们必须设法了解的是:有些“我”群,只是由于人的偶然联想、偶然记忆、或是全凭人想象出的相似性而关联在一起的。
每一个“我”在某个特定时刻里只能代表我们很小的一部分“大脑”、“头脑”或“理智”,但是它们每一个都自认为能代表整体。当人说“我”时,听起来好像他指的是自己的全部。而事实上,即使是他自以为确实如此的时候,那个“我”也只不过是一种瞬间的念头、情绪或欲望而已。也许不到一个钟头,他就会将它忘得一干二净,而且又以同样的确信度去表达相反的意见、观点或兴趣。最糟糕的是,他根本不记得这些。在大多数情况下,他会去相信最后那一个做出表达的“我”,只要它能够持续存在。它之所以能够持续存在是因为它后面的那个“我”——有时跟前面的“我”毫无关联——没有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或欲望,或者声音没有它大。
——摘引自彼得·邬斯宾斯基著《人可能进化的心理学》,题目为摘引所加。
附录:彼得·邬斯宾斯基简介
一九一五年初,彼得·邬斯宾斯基在圣彼德堡公开演讲,标题是「探索奇迹和死亡之问题」,内容以他在印度的旅游为依据。每次人数都超过千人,其后许多人去拜访他或写信给他。复活节过后,他回到莫斯科,并在那里继续这类的演讲。透过一些听众,邬氏认识了葛吉夫(G.I.Gurdjieff),如此一来,他终於遇见一直寻找的那种密意学校。
彼得·邬斯宾斯基跟葛吉夫研究了三年,并把葛吉夫的教学全部记载下来(这本笔记命名为《探索奇迹:无名教学的片段》,于邬氏逝世后的一九四九年出版)。一九一八年以后,密意学校在俄国根本无法存在;於是邬氏便於一九二零年前往君士坦丁堡,在那儿演讲再度吸引许多听众。一九二一年,他应邀至伦敦,以后的二十年都在英国从事教学工作。
——摘引自百度百科
相关博文:
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: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!!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